一早進園約十點半,我們就先去找昨天想吃的土耳其冰,賣冰大叔看到鏡頭很專業的擺出pose,再進行玩弄買冰人的行程,吃不太出來是什麼味道,我覺得像香草加牛奶,但味道又沒那麼重,很清爽的冰。
接著去排誠意十足的澳洲館,澳洲館很大,能容納的人多,隊伍雖然很長,但是大概排一小時就進去了,一進門就看到很多公仔在展示他們從最早先民的開墾,到今日民主的過程,短短二十公尺,大致上就知道澳洲的風貌,這個地方辦過奧運,也辦過世博,透過這些公仔更容易瞭解澳洲的過去。往前走一點又堵住了,這次是因為有個超大的環型劇場,一開始舞台中央放置了一些模型,還以為是什麼真人秀,但節目開始後,五面大電視牆從地上升起,將剛剛的舞台團團圍住,講得是城市興起,當螢幕降下時,中央舞台竟換成一個雪梨歌劇院的模型,出人意表的變化,令人驚奇。最後在出口處,看到兩個人穿著疑似潛水裝吊在空中,原來是潛水秀,在半空中模擬踢蛙鞋的樣子還滿有模有樣的,兩位潛水客互相調戲的橋段相當可愛,其中還有把人抓起來,在空中表演特技。澳洲館 C/P值超高,排一小時看一小時,非常值得。
圖: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公仔區。
上圖:立體環型劇場。下圖:真人潛水秀。
在澳洲附近是東亞區,泰國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汶萊等,想說這些地方去的機會很高,就沒進館看了,拍拍看看各國特色建築也滿有意思的。
圖:泰國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紐西蘭。
今天下午準備來看有世博第一秀之稱的表演-城市之窗(相關報導,相關報導II)。引子是一位小天使下凡來人間,看到城市中人們的生活,舞台中央是一整排巨型螢幕,在這個號稱會讓舞台跳舞的地方,螢幕就像俄羅斯方塊一樣會變型,可以360度的轉動,演員高掛在空中配合虛擬螢幕的演出,城市建立,就可以在舞台上看到演員搭建房子,在演員背後的螢幕也呈現建立過程。有一段是透過小天使向下俯視的視角,場景是十字路口,而演員們必須做出垂直行走的感覺,不得不佩服演員們的體力與技巧。雖說場景不能拍照,但我想這個表演用拍照的也很難表現出來他的複雜程度,虛實搭配演出的很完美,非得要親身經歷才能感受。
上圖左是演出場地,城市之窗四字是投射在布幕上,會轉動的電視牆則是在舞台中央。城市之窗是世博主秀之一,每天演出三場,但星期一只有下午兩點的一場,安排行程時要注意一下。
左邊這個眼球人會在表演開始前把大家堵在外面,一開始我們都不曉得發生什麼事,還有很多二六仔還嚷嚷著怎麼不讓大家進去,我想這應該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吧。
這部舞台劇由台北藝術推廣協會與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一起合辦,也代表兩岸文化藝術上的交流,感覺還不錯,有機會來世博一定要看。
看完表演,我們就搭園內的公車越江線到浦西看城市案例館,浦西相對來講人比較少,但我覺得這裡的建築也都滿有特色,裡頭展示的物品更細緻,尤其是環保建物,我們可以看到別的先進國家是如何落實環保。
首先是一個聯合館,裡頭有首爾、義大利的博洛尼亞、深圳,首爾實在沒什麼,一堆LG的螢幕展示城市照片。博洛尼亞放了一台黃色的藍寶堅尼,看起來相當迷人,深圳則是陳列許多藝術品,頗有現代藝術興盛的感覺,最後要走的時候首爾館很騷包的在吹泡泡,感覺有浪漫一下。
上圖:漢堡、中國航空館、聯合館、藍寶堅尼
接著是要排半小時隊的漢堡之家,進去後才知道原來有一位解說人員會負責約十分鐘的導遊。來浦西最大原因是為了要看漢堡,因為這個建物相當環保,裡頭沒有空調設備,卻可保持終年常溫25度,這種綠建築相當值得大家效法。有幾項細節可構成這樣的舒適和環保,一是隔熱,漢堡之家的窗戶都是兩層,最外圍的網形窗會隨著太陽大小做出變化,內層玻璃中間以氖氣做隔熱。二是大面窗都向北,朝南都是小面窗,兼顧採光和避曬,三是氣體循環,呼出的二氧化碳經過上面氣孔收集後處理,可以轉成新鮮空氣從地面氣孔排出,四是樸實的裝瀇,牆面看起來都是未上漆的水泥牆,但導遊說上頭還是有一層肉眼看不到的保護漆,而德國人也喜歡這種不加裝飾的粗獷風格,所以有這樣的設計。中國與德國的關係似乎很好,尤其在漢堡,這裡甚至還有中式亭園坐落在漢堡,這棟綠建築漢堡之家在世博會後依然會保留,當作是德國送給中國的禮物。最後我們在漢堡之家的餐廳吃東西,德國香腸很多汁,配上酸菜吃還不錯,啤酒更是順口啦,不會太苦也不會太澀,Good to drink!!!
上圖:可降溫的水池、貫穿整棟建築的生命樹、城市未來館的溫度計、隔熱窗
下圖:德國香腸、阿爾薩斯的代表圖騰
順道去了隔壁的法國城市阿爾薩斯,其實不知道這個館重點是什麼,看到要戴眼鏡的3D電視,還有一些水晶藝術,可能重點是在展示法國妞很正,這個館的象徵圖形是一隻在飛的鳥,看起來很可愛。
上圖:法國阿爾薩斯。
下圖:上海節能屋、丹麥歐登賽
上圖:環法成績紀錄。
下圖:溫哥華。
丹麥的Odense是安徒生的家鄉,但在這裡展示的是各式腳踏車,有載人的、有比賽型、有小朋友用的也有單輪車,還有一面牆在紀錄目前環法賽的積分,感覺丹麥人對腳踏車充滿了熱情。下站是溫哥華,加拿大擁有許多林業資源,他們的房子也多是木質建築,這裡陳列了許多當地的建材,木材多樣性很豐富。溫哥華也是冬奧舉辦地,這裡氣候宜人,已經多年被評比為最適人居住的地區。接著來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,馬德里的建築都滿有特色,外型用色都很大膽,近年來也開始注重環保,這個展間可以看到他們是如何處理垃圾和用水。最後在浦西參觀的是倫敦,號稱是低碳,可我也看不出他的低碳在那裡,只有展示了一些太陽能電池,其他的展品還是和倫敦本身比較相關,有兩個小房間很有意思,他們在廁所裡營造沙漠與海洋的意象,不明白要表達什麼,但覺得滿酷的。
上圖:馬德里。下圖:倫敦。
看到倫敦設計中國製造感覺就不太好,憑什麼高價值的設計給外國人做,中國人就只能做廉價的代工呢,全球華人大家要一起加油啦!!!下圖右的白色部分是2012倫敦奧運的主場館,希望到時候有機會去看看了。
上圖:螢光燈制的中英詞彙。下圖:兩間廁所。
接近晚上八點,我們又回到了歐洲區,參觀法國和波蘭,說實在的,我覺得法國館外觀比內在好看很多,法國館在展場牆上投影出當地的景色,說明法國是個如何的感性城市,這裡有個可愛的機器人,會表演一些裝傻、哭哭之類的動作。工作人員的衣服用的是法國國旗的三個顏色,找了個正妹來為大家展示一下。最後是此次法國館的重點,七件由奧賽美術館來的珍品,可惜我是個粗人,不懂欣賞這些畫作,只能放張圖意思意思,在法國館出口附近有個LV女好像在做表演,她就提了個包在牆旁邊晃來晃去,同樣意圖不明,法國人在想什麼實在是有點難懂啊。
今晚最後一個館是波蘭,和法國館一樣,外觀比內在好看十倍有餘,原本還期待波蘭會如何展示他們的音樂藝術或是表現民族性,可惜都沒看到,最有意思的竟然是一條會和人互動的龍,站在投影出來的龍眼睛下方,他就能看見和聽到你說的話,有兩個小孩就在和他聊天,滿有趣的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